9月3日上午9时
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
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
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

在这场盛大的阅兵仪式上
菏泽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2024届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
郑邵秋
作为空军方队的一员
身着戎装、步伐铿锵地
走过天安门广场
光荣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
这一刻,体育与健康学院为你们骄傲!
一起来看他的飒爽英姿!

正步铿锵扬斗志,蓝天骄子展雄风!
2025年9月3日,北京天安门广场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。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方队作为徒步方队之一,以严整的军容、自信的步伐和高昂的气势接受检阅。
在这支英姿飒爽的队伍中,有一个年轻而坚定的面孔——郑邵秋,来自山东济宁的空军战士,体育与健康学院2024届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,2024年9月入伍,2025年凭借出色表现入选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方队。

01 参军报国,从校园到军营
郑邵秋在校园时期就展现出卓越的素质和领导才能。作为学生会干部,他政治立场坚定,待人礼貌,团结友善,曾两次获得“优秀学生”荣誉称号。
2024年9月,郑邵秋怀着报效祖国的热情入伍参军。凭借在大学期间通过武术训练培养的优秀身体素质和坚强意志力,他很快在新兵训练中脱颖而出。
02 严格选拔,入选阅兵方队
2025年初,空军方队开始选拔参阅队员。此次阅兵的空军方队队员全部是来自作战部队的空军官兵,全部参加过高空跳伞,70%以上队员执行过大项演习演训任务。
选拔标准极为严格,要求队员身高相近、体型均匀、姿态挺拔、动作协调。更重要的是,需要具备极强的意志力和耐力,能够承受高强度的训练。
郑邵秋凭借良好的身体条件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,通过层层筛选,最终成功入选阅兵空军方队,开始了艰苦的训练生活。
03 艰苦训练,锻造钢铁意志
阅兵训练是对身体和意志的双重考验。队员们需要在烈日下长时间站立,保持挺拔军姿,每小时踢腿数千次,握枪上万次,只为了达到“米秒不差”的标准。
“站立2小时不动,正步200米齐步,步幅75厘米,步速112步/分钟”——这些精确的数字背后是无数次的重复训练和汗水浇灌。
训练期间,郑邵秋和战友们每天凌晨起床,夜晚才结束训练,脚上磨出水泡,腿上绑着沙袋,但仍然坚持每一个动作都做到极致。他从未忘记自己作为一名空军战士的责任和荣誉。
04 飞天勇士,展现空军风采
作为空军方队的一员,郑邵秋有着特殊的自豪感。空军方队由空军空降兵某部牵头抽组,作为独立兵种先后参加过16次阅兵。
这些受阅的空军官兵不仅在地面上展现出整齐划一的步伐,更在蓝天上有着出色的表现。他们全部参加过高空跳伞,许多人执行过大项演习演训任务,是真正的空中勇士。
05 光荣受阅,接受祖国检阅
9月3日,阅兵式正式举行。13个徒步方队以严整的军容、自信的步伐、高昂的气势通过天安门广场,集中展现新时代政治建军新风貌、人民军队好样子。
空军方队队员喊着“胸怀凌云壮志,搏击万里长空!”的口号,步伐整齐,气势如虹,展现出空军官兵的豪情壮志。
郑邵秋和战友们以完美的表现完成了受阅任务,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军人的风采和他们不畏艰难、奋勇直前的精神。
06 传承精神,迈向强军新征程
参加九三阅兵是郑邵秋军旅生涯中的重要经历,也是他人生中的宝贵财富。从一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到一名光荣的空军战士,再到阅兵方队成员,他的成长轨迹体现了当代青年报效祖国的责任担当。
这种精神传承也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。正如参阅队员吉家坤所说——他是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的后人:“作为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的后人,我从小就对部队充满了向往。”
郑邵秋和空军方队的战友们用实际行动证明,他们有能力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,为强军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。
天安门广场上,空军方队步伐铿锵有力、气势如虹,汇聚成蓝色的钢铁长城。郑邵秋和战友们用千百次的训练,诠释了“头可断,血可流,此志不可夺”的坚定信念。
从体育学院学生到阅兵场上的空军战士,郑邵秋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对祖国的无限忠诚,完成了人生中的华丽蜕变,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军人的风采和担当。
